鳥巢蕨(拉丁學(xué)名:Asplenium nidus),又名山蘇花,為鐵角蕨科巢蕨屬下的一個種,屬多年生陰生草本觀葉植物。植株高80-100厘米,根狀莖直立,粗短,木質(zhì),粗約2厘米,深棕色,先端密被鱗片;鱗片闊披針形,長約1厘米,先端漸尖,全緣,薄膜質(zhì),深棕色,稍有光澤。鳥巢蕨是一種附生的蕨類植物,原生于亞洲東南部、澳大利亞東部、印度尼西亞、印度和非洲東部等,在中國熱帶地區(qū)廣泛分布;有強壯筋骨、活血祛瘀的作用,也可用于跌打損傷、骨折、血瘀、頭痛、血淋、陽痿、淋病。
植株高80-100厘米。根狀莖直立,粗短,木質(zhì),粗約2厘米,深棕色,先端密被鱗片;鱗片闊披針形,長約1厘米,先端漸尖,全緣,薄膜質(zhì),深棕色,稍有光澤。
葉簇生;柄長2-7厘米,粗約7毫米,禾稈色或暗棕色,木質(zhì),干后下面為半圓形隆起,上面有闊縱溝,表面平滑不皺縮,兩側(cè)有狹翅,基部被闊披針形深棕色鱗片,向上光滑;葉片闊披針形,長75-98厘米,先端漸尖,中部最寬處為6.5-8.5厘米,向下 逐漸變狹而長下延,葉邊全緣并有軟骨質(zhì)的狹邊,干后略反卷。
主脈兩面均隆起,上面下部有闊縱溝,表面平滑不皺縮,暗棕色,光滑;小脈兩面均稍隆起,斜展,分叉或單一,平行,相距約1毫米。葉革質(zhì),干后棕綠色或淺棕色,兩面均無毛。
孢子囊群線形,長3-4厘米,生于小脈的上側(cè),自小脈基部以上外行達離葉邊不遠處,彼此以寬的間隔分開,葉片下部通常不育;囊群蓋線形,淺棕色或灰棕色,厚膜質(zhì),全緣,宿存。